请稍候...
新闻动态

热线电话:028-86958803

联系邮箱:wenshufun@126.com

民居之美:岁月沉积的往事

发布时间:2017/04/11

作者:文殊坊

浏览:2369次

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家的象征,

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

  作为当下住在冷冰冰的、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里的都市人,你是否羡慕古人怡然自得、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呢?抽个时间,为自己放个假,到中国各地去,风格迥异的民居也许就是你的答案。

  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家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与庙堂建筑作为一门显学不同,民居在历代都受到学者们的忽视。近现代以来,学者和建筑师们渐渐意识到中国民居建筑的珍贵价值,对民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林微因的大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到王澍脱胎于徽州民居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再到都市实践借鉴客家土楼的名作土楼公社,中国民居以其宽大博大、精巧多姿的面貌与内涵,滋养了几代的学者和建筑师,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这里,从东(皖南民居)、南(永定土楼)、西(川西民居)、北(晋中民居)、中(湘西吊脚楼)欣赏略览,五楼风格迥异的中国民居中蕴涵着包罗万象的中国民间建筑与艺术的魅力。

1.jpg

东·皖南民居

  皖南地区,古称徽州,自古以来就是联通南北的要埠,富庶精致、耕读传家的徽州文化造就了聚族而居、精美绝伦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远远望去,好似一幅精致优雅的水墨画。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也是防火墙,能阻断火灾蔓延。徽州村落在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上,也匠心独运,严格遵循周易风水理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精神。大大小小的徽派村落中,以汪姓宏村、胡姓西递、卢姓卢村最为著名。

2.jpg

3.jpg

南·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形式,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主要由客家人所营建。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防御的要求,堪称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千百年来,大大小小的土楼以及其中赖以生存的居民们,见证了中国历次的民族大迁徙。著名的土楼群有初溪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等,其中以位于高北土楼群的承启楼规模最为宏大,被称为“土楼之王”。

4.jpg

5.jpg

西·川西民居

  川西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之一,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它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

首先,它体现在住宅布局中的开敞自由。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

其次,这种风格表现在建筑造型上是轻盈精巧。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传统民宅建筑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建筑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体的高勒脚、半桩台,室内加木地板架空。

  再次,川西民居的飘逸风格,表现在建筑色彩上是朴素淡雅。川西平原植被较好,四季常青,而民居的建筑色彩十分朴素,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或木料本色)。其重点装修部分是小门楼,俗称“龙门(或门道)”,但仍是以冷色调为至,常常“雕而不画”。

  位于成都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文殊坊,就是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群落。以九街十庙的规模和“街、院、巷”的建筑空间格局,构成了400亩的川西建筑风情院落。青瓦白墙、雕花窗棂、飞檐斗拱,勾勒出岁月风霜;脊檩彩绘、园林庭院、红木回廊,彰显出历史的沉淀;而传统商业和传统建筑相互交融的文化,描摹出一副浓郁的川西传统建筑风情画卷。

6.jpg

7.jpg

北·晋中民居

  山西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因历代争战较少,故古建筑保存得较多。山西民居中,最华丽雄伟、具有代表性得要数平遥和祁县。平遥古城,是晋中民居最典型的代表,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祁县古城,有着2500余年的建县历史,于1994年成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与另一座名城平遥相毗邻。祁县民居,以乔家堡的“乔家大院”最为著名,该建筑群是清代晋商名流乔致庸的宅第。其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了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中国北方民居质朴不失精巧、严谨不失雄浑、聚族而居不失错落有致的典型风格。

8.jpg

9.jpg

中·湘西吊脚楼

  吊脚楼也称“吊楼子”,其显著的特点是在绕楼的廊上悬挂着一排空中木柱,因而得名,是中国的苗族、壮族、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干栏式民居,多见于湘西、鄂西、川黔等地。吊脚楼是十分古老的民居建筑形式,多依山就势而建,朝向多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一种半干栏式木质建筑,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作为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对方杂物。吊脚楼以湘西凤凰县的建筑聚落最为典型。凤凰古城又称沱江古镇,自古以来一直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学大师沈从文、绘画大师黄永玉皆生长于凤凰。

10.jpg

11.jpg

上一篇:今日风朝好:文殊坊里的竹器生活美学 下一篇:文殊坊里来探春:不负韶光不负卿(上)